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河北省眼科医院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河北科技图苑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月13日,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由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张铭连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医目络瘀阻理论构建及治疗缺血性眼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

4月13日,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由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张铭连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医目络瘀阻理论构建及治疗缺血性眼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20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河北省眼科医院第一次获此殊荣,据了解,这也是全省眼科界和全市卫健系统首次获此殊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缺血性眼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眼部缺血所致疾病的总称,是一组常见的疑难复杂眼病。随着我国缺血性眼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脉阻塞、青光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预后差,致盲率高,疗效不佳,严重影响眼健康。张铭连教授探索总结出“目络瘀阻”理论,研制出活血通络汤、养血通络汤、滋阴通络汤、潜阳通络汤、涤痰通络汤、止血宁络汤、视康颗粒等系列方剂治疗缺血性眼病,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创新性提出“目络瘀阻理论”
该院中医眼科已有130余年的眼病诊疗经验的积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眼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铭连教授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庞赞襄“目病多郁论”,结合三十多年临床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目络瘀阻”理论,该理论认为目络为目之络脉,包括血络和气络。提出调血通络为目络疾病的治疗原则,制定“活血通络、养血通络、化痰通络、熄风通络、滋阴通络、利水通络和止血宁络”等治法,研制出六个通络方剂。目络理论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与眼科临床实践交叉形成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医眼科理论。
同时,基于“目络瘀阻”理论,研究总结出辨证标准和治法,主持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和行业《中医诊疗指南》,被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显著推动了行业进步。此外,自主研发的活血通络颗粒、视康颗粒,效率显著高于国内报道。
项目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该院研发的六个通络方剂(活血通络汤、养血通络汤、滋阴通络汤、潜阳通络汤、涤痰通络汤、止血宁络汤)和视康颗粒治疗“缺血性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20余年,使数十万名患者重获光明。研究成果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及行业标准规范3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举办及参加学术会议30余次,主办继教班5次,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缺血性眼病”辨证标准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
课题组与波兰西里西亚医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富田眼科医疗集团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提升了科研水平。加拿大西三一大学、新加坡、马来西亚眼科学者多次到河北省眼科医院交流学习并推广应用本成果,为海外患者带来光明,对中医药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项目负责人简介:

张铭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十九大全国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北省中西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现任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铭连教授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工作37年来,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危重眼病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眼底病、视神经疾病、葡萄膜炎、干眼症等复杂眼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河北省眼科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省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把此次获奖作为新征程的起点,继往开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图苑》 网址: http://www.hbkjty.cn/zonghexinwen/2021/0416/658.html



上一篇:河北保定高新区2370万元重奖“科技创新”
下一篇:河北沙河:科技创新引领玻璃产业转型升级